第三百二十二章 两个好消息

 
    钟粟和尉迟宫铭一行人来到罗浮书院,还没进去,就被静雅的气象所吸引。 书院就是书院,远离人间尘嚣,让人望而息心。 再看看门口功德榜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更让尉迟宫铭心动不已,远离惠州人民对教育事业钟爱如斯。 就在他驻足观看的时候,一名训练有素的讲解员走上前来。 “各位里边请,我是罗浮书院的讲解员小罗,我们罗浮书院建立还不足一年,现在设置有文学院、医学院、体育(武术学院)和工商管理学院,目前共有常驻先生十七名,院外特聘先生八名……” 讲解员是什么鬼?尉迟宫铭一愣,但听他说的话,好像是关于书院的事情,还是听听。 通过一番介绍,尉迟宫铭算是对罗浮书院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。 可听来听去,里面的内容又有不少莫名其妙的说法,工商管理学院是什么东西,特聘又是什么鬼?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啊,难道现在的书院都是这么搞的吗? 尉迟宫铭看了看跟在身后的尤大官人,他也是一脸迷惘,不都来过一次吗,居然不了解这些。 再看钟粟,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。 几个人随着讲解员进入了书院,几个人穿堂过廊,来到了罗浮书院的学术报告厅,这里也是书院的会议室,学院的重大决策和事项都是在这里进行讨论决定。 苏东坡、梅夫子等几个重要人物也开始陆续进入了会议室。 这里远离惠州城,要见的苏东坡这些人又是社会名流,尉迟宫铭的身份也不需要继续遮遮掩掩。 尉迟宫铭倒也表现得谦虚好学,和苏东坡等人以平辈身份见礼。 “郡王祖上乃我朝开国大将,为我大宋立国厥功甚伟,我大宋历代官家都感念尉迟家族功勋,没想到今日居然能够在这里见到现任郡王。” 苏东坡看到尉迟宫铭相貌堂堂,忍不住夸赞了几句。 “苏大学士过誉了,苏大学士学富五车,是我大宋现今文魁之一,小王能够得以一见,实属万幸。” 两人客气了一番,虽然苏东坡对这些繁文缛节并不感冒,但却也是不得不说的场面话。 紧接着梅夫子梅蟠也和尉迟宫铭客套一番,梅蟠虽然这些年一直在惠州,尉迟宫铭也听说过他的文名,但也是第一次见面,免不了有些意外。 这次的见面方式,也是钟粟之前早就想好的,除非当今皇帝来临,否则都不搞乱七八糟的欢迎仪式,大家在会议室见面,喝喝茶聊聊天就可以了。 虽然这次是跨界见面,尉迟宫铭是皇亲身份的商贾,苏东坡几个人又是官员身份的文人,但由于都有次级配角光环,反而其乐融融。 见面结束后,尉迟宫铭稍事休息,小雷子被叫来见到了父亲。 随后又在书院各处参观了一番,小雷子给父亲一一介绍了书院的各方面的情况。 钟粟知道尉迟宫铭这种人也不可能呆太久,所以没有考虑过多的安排,他们父子见面后,钟粟就开始忙活书院的安排。 经过商讨,书院决定于腊月初五放假,先生和学生愿意留下的书院也不反对。 苏东坡、梅蟠和大部分先生都要回到惠州,黄神医醉心医学研究,自然选择留守书院。 钟粟觉得这样的安排也不错,书院总得留下一个能够负总责的人,黄神医作为医学院院长,留着也比较合适。 贺松风和燕儿私下商量了一番,燕儿更喜欢罗浮山的优美风光,这里也适合她安静地习武,加上她唯一的亲人澄定方丈又是出家人,所以她也决定留在书院过年。 贺松风很是为难,他很想陪着燕儿留在书院过年,但家里还有父母,一时拿不定主意。 倒是燕儿替他做出决定,让他回登封回家过年。 除此之外,还有三两个学生也留了下来。 加上书院的官家杂役之类,倒也有七八个人,还算热闹。 第二天,尉迟宫铭准备回增城,他做出了一个决定,拿出一万贯,用于支持书院发展。 另外书院所需煤炭,他的岭南煤业无偿供应,而且只动用自己的那部分股份。 这个决定钟粟也在意料之中,尤其是他在进门是盯了好久的功德榜后,钟粟猜测他的内心已经受到震动。 当然,尉迟宫铭的习惯钟粟也明白,功德榜上仍然不留名。 不过书院却有一套封存的内册,除了记录明面上的东西,也记录一些不便公开的事宜。 钟粟交代完书院放假后的安排,也从书院启程返回惠州城。 他一路盘算了一番,手头的事情还有不少,上京之前必须全部安排好。 他一回到惠州城,马上接到了两个好消息。 第一个完全在他意料之中,赵煦果然通过驿站加急渠道通知他上京述职,里面还明确要求,到时候要面向群臣演示火炉安全燃烧烟煤。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之前他已经给韩百炼写了一封信,火炉说不定已经打制好了,甚至可能已经运往汴京。 何文运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,他这次直接来到了钟粟家中,就是为了亲自看看传说中的火炉。 其实钟粟打制出了火炉的事情他早就听说了,但也没有怎么在意。 后来越穿越神,他的好奇心终于被引发了。 再说,现在哲宗皇帝也要看看钟粟的火炉,这也是何文运无法继续保持淡定的重要原因。 钟粟是他治下的官员,如果这个火炉名副其实,倒是一桩功劳,可如果沽名钓誉,他也要跟着遭殃,朝廷的一顿斥责是难以避免的。 当他在钟粟的房间里感受了一会儿之后,甚至都不愿意离开了,而且逐渐流露出了一副贪婪的神色。 听有些人的说法,火炉这东西打制还是很有难度的,他想了想始终不好意思开口。 “何知府,感觉这火炉怎么样?”钟粟自然看出了何文运的心思。 “此物果真和火盆果然有云泥之别,而且可以烹茶煮饭,一物多用,的确是一件越冬宝器啊。” “除了这些,还可以温酒啊,何知府怎么把这个忘了。” 钟粟说完,便取出了酒壶,倒入了酒坊出品的百日醉,放在火上慢慢煨着。 等到有丝丝酒香传出,就算温好了,钟粟居然又拿出一盘切成片的东坡肘子,两人开始就着火炉享受人生。 傍晚时分,何文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钟粟家,出门时还不忘看一眼火炉。 回到自己偌大的何府,刚一踏入自己的卧房,居然一股熟悉的热浪扑来。 定睛一看,屋中居然摆放着同样一具火炉,炉火正烧得旺。 兄弟啊,亲兄弟啊,何文运充满了感动。 原来就在两人温酒吃豕肉的时候,钟粟已经让人给他送去了一具火炉。 除了第一个好消息外,第二个好消息更是让钟粟喜出望外。 眼看到月底也就一周时间了,各位上帝的月票再不投出去恐怕就受潮了,各种评论也狠狠地砸过来,越多越好。文佬在此温馨提示一下。喜欢大宋教书匠请大家收藏:(www.shandu.fun)大宋教书匠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