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标题:赵壁垒旗帜大变,赵军惊慌难辨真假
韩信下令先让孙赤、徐厉为先锋,先与赵军交锋。
密集的弓弩对射之后,就是长矛与长戈的厮杀。
赵军在得到陈馀的命令后,只记得斩将夺旗者立大功,战意高昂,打的孙赤的脸更红,红着脸指挥厮杀,甚至亲自上前斩杀冲过来的赵兵。
徐厉从未打过大战,自涉足西河后,也没有独立为战的机会。
在打魏豹时基本上是曹参、灌婴、陈贺、孔聚、陈豨等在唱主角,现在他们都不在韩信身旁,这次是他可以独立展现的机会。
这一打才和道,作为先锋真的不容易,尽管徐厉很卖力的指挥,方阵依旧被赵军冲的七零八落。
韩信没有下令后撤,徐厉和孙赤也只好咬牙坚持。
韩信为做的逼真,显得是真的战败而走,立刻又调高邑从左边进攻,驰援孙赤和徐厉,二人立刻感到压力小很多。
不得不说高邑的缻度军战力很强,而且他们的兵器也很独特,类似于一种长棍,非常独特的长棍。
长根阵的出现令赵军有些发愣,发现原本的长矛、长戈根本无法刺杀这些汉卒。
结成棍阵后,可以困住一部分赵卒,然后就是乱棍打死。
这个突发的情况让正在远处观战的赵将震惊,立刻用车骑去冲击,这才使得高邑的猛烈势头被阻止。
韩信见高邑势力略减,立刻再使张苍亲率大军冲杀,于是大战良久,韩信见时机成熟,与张耳商量可以诈败而走,将旗鼓全部扔掉,连大将之旗鼓也不要。
职志辛辛苦苦制作的旗鼓就这么放弃,多有不舍,看着这些成果,只好忍痛离开。
正在和赵军打的火热的高邑、张苍有些不舍退走,但二人皆明白不舍难有得。
于是韩信、张耳率军佯弃旗鼓,退回井陉口。
见韩信丢弃旗鼓而走,早忘记陈馀下令的最后一句,只记得斩将夺旗立大功。
现在汉军败走,追上去斩下几名将领的头颅,哪怕是百将、五百主这样级别的战将,那也是立大功。
陈馀和赵王歇的激励的确提高赵军的战斗力,但却也让赵卒容易脑昏眼胀,满脑子是收割人头。
韩信、张耳、张苍、高邑等这些人的名字,每个士卒都在默默念叨很多遍。
有的赵将很上心,主动向陈馀、赵王歇请求汉将的画像,誓要斩杀这些汉将,尤其是诸将皆以将张耳、韩信的人头置于陈除、赵王歇帐下为荣。
看着人头要跑掉,岂能不追,于是这些士卒皆狂追。
外面的赵军去追汉军,待在壁垒内而没有首战机会的赵卒开始眼热,这么好的机会为何是他人的,争功的心不可能没有,不平的心也难免。
此刻看到外面一地的旗鼓,不捡白不捡,不拿白不拿。
留在壁垒内的赵卒如蜂出窝一样,倾巢而出,跑到前面留下的战场,开始争着“打扫战场”,清点彼此的收获。
相互道贺者有之,彼此为抢夺旗鼓厮杀者有之。
就在赵军空壁而出争汉旗鼓时,一直藏在不远处的丁复眸光闪闪发亮。
这双眼睛就像是草原上的饿狼,终于看到猎物。
赵军在留下的战场上相互争夺战果,丁复相信这个时候如果率骑兵冲过去,绝对可以收割人头,大破赵军。
丁复有些犹豫,那些楼烦兵的眼神里也满是立功的火热。
这个时候突袭,皆认为十拿九稳。
丁复还是忍住心中的欲望,下达命令疾入赵壁垒。
为配合丁复能顺利入赵壁垒,换旗帜,韩信选择与赵交战的场地距离壁垒还是有点距离,故而轻骑先慢行,后疾行,这些抢战果的赵卒根本感觉不到。
话说韩信、张耳率兵退向水上(岸边)军,水上军已经列成方阵,随着孔聚、陈贺的一声令下,方阵中间迅速分裂开来,让出一个通道,韩信、张耳入。
赵军追至,汉军复疾战,由于赵军“乘胜”而击,士气高涨,汉军略退,然退无可退,军皆殊死而战。
后无退路,军中老兵想起彭城之战,退入水中就是死,拼死一战或许还能活。
军中新兵也听前辈们讲过彭城之战的惨状,如果退入水中不会水的必死无疑,会水的活着几率也小。
孔聚、陈贺曾参加过彭城之战,知道如果被赵军挤到水中,溺死者不仅仅是无数的问题,而是绝不回缓的余地。
孔聚指挥士卒牢牢维持阵形,有缺口立刻补上,陈贺则亲领重步兵去冲击赵军的阵型,不让赵军结阵。
激战良久,赵将见不得胜,于是果断下令退回。
水上军看着赵军退走,有的汉卒满眼的通红,尤其是有的兄弟伙伴被赵军杀死,急着要冲上去,被孔聚、陈贺果断拦住。
陈贺喝道,“违令者斩!”
赵军回还,出井陉口,见满地的旗鼓已经不见,只有一些残破的旗帜以及斜插着的箭矢。
那些收获战果的赵卒互相在清点,甚至还在争吵,这名赵校尉大怒,与之理论。
因为战果分得不均,争执许久才悻悻离去,准备一起还归赵壁。
话说丁复入赵壁,如无无人之境,因为争抢旗鼓等战利品,留守的只有百人,见汉轻骑完全愣住。
毫无抵抗之力,待到要拿戈矛组阵型反击时,为时已晚,丁复率先舞动赵地长刀(类似于吴钩的一种弯刀),瞬间就斩杀十余名。
片刻间这两千轻骑就将这百余名留守者斩杀殆尽,丁复急切道,“速把换旗帜。”
两千名骑士纵马向壁垒的四周而去,跳下战马,拔掉赵旗,然后抽出背后的汉赤旗,立上汉赤旗。
两千汉赤帜随风飘扬,丁复立在壁垒的观望台上,命一千骑士持赵戈矛把守各处,令一千骑巡视赵壁。
话说赵军不胜,不能得韩信、张耳等,经过一番争抢旗帜后回还,见赵壁皆汉赤帜,而各个大惊。
不知是谁开始大喊,“汉皆已得赵王将矣,各自逃命兮。”
即便赵壁垒插上汉旗帜,不代表赵王歇以及大将陈馀就被俘虏,不代表汉皆得赵王、将。
这种情况或许有两种结果,一是趁赵军与韩信、张耳战,有汉军入赵壁战,赵王歇、陈馀战不利,出走,汉军占据壁垒。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赵王歇、陈馀被俘虏。
可情急之下,士卒怎么能分辨真假。
如果赵王歇、陈馀未被俘虏,赵壁垒怎么会被允许插上赵旗帜。
可赵卒还是忘记一件事,赵王歇、陈馀所待的大帐不一定会在这一处,有可能在后面。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:(shandu.fun)汉室风云录六六闪读更新速度最快。到六六闪读(www.shandu.fun)
看剑来